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作者:当代中国研究所 著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数:
版次: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共四卷,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成立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35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有关重要文献为依据,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
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写历时20年,凝聚了几代国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研究新中国历史的重要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出版发行,对于发挥国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对于帮助人们系统学习新中国的历史、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编写历程
   1990年,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当代中国研究所(以下简称"当代所")。撰写多卷本的《国史稿》是中央赋予当代所的首要任务。《国史稿》的编写工作从1992年开始启动,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2年至2007年,主要由编委会和当代所编写人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拟定各卷编写大纲,分工撰写初稿;初稿完成后,经多次讨论、修改、调整、充实,到2007年形成了“内部讨论稿”。
  第二阶段从2007年至2009年,编委会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30多位领导和专家审阅“内部讨论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充分吸收领导和专家审阅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各卷编写人员反复修改后形成了正式的“送审稿”。
  第三阶段从2009年至2012年,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宣传部组织、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30个部委两次审读“送审稿”,对书稿的观点、结构、史实、文献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为提高书稿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中央又组织18个部委第三次审读“送审稿”。国家统计局专门审核了书中大部分数据。当代所和《国史稿》编委会对各方面的审读意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收和落实。在各卷分头修改的基础上,统稿小组会同各卷主编进行了全面审改。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使《国史稿》成为一部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精品力作。
目录
序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序卷》目录
第一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一卷》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一卷》引言、结束语
第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二卷》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二卷》引言、结束语
第三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三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三卷》引言、结束语
第四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四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四卷》引言、结束语、后记